硅谷银行事件倒逼美联储宽松还言之过早

2023-03-14 12:51:06    来源:指股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硅谷银行倒闭后,美国财政部、美联储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联合发表声明,允许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以全额保护所有存款人的方式完成对硅谷银行的清算。正如英国央行出手为养老金兜底那样,美联储也出手了。美联储宣布,将向符合条件的存款机构提供额外资金。美联储将创建新的银行期限资金计划(BTFP),向银行、储蓄协会、信用合作社和在美国的国外银行分行等存款机构提供最长为一年的贷款。可是,通过临时性工具提供流动性的问题在于“治标不治本”,因为目前美国货币市场中的准备金集中度问题,中小银行流动性紧的问题是结构性的。结构性的流动性短缺需要结构性的流动性宽松,那么市场自然会联想到终止缩表并转向降息。那么如果美联储不出手呢?那么很有可能出现融资市场进一步趋紧、存款竞争激烈且银行负债端成本进一步上行的问题。银行的短期融资压力会越来越大,而倒挂的收益率曲线又会使得资产配置端无利可图。这最终可能会迫使美联储调整利率,因为融资利率很有可能突破美联储的利率管理区间……就像上一轮紧缩期时所表现出来的那样。因此,市场因为金融稳定问题而判断美联储可能会转向降息是很理智的——鲍威尔并不是那种带有英雄主义色彩的央行行长,在疫情前和疫情后的日子里,他治下的美联储一直受财政部门以及两届政府的摆布,因此不要对他的“韧性”抱有太高的预期。从前几轮的转向经验来看,美联储的由紧到松的转变通常需要以下几个条件:第一阶段:一些决定性的资金需求膨胀,比如2019年时的回购波澜时期,美债的融资需求叠加税期导致大量的准备金流入美国财政部的口袋中,进而造成了货币市场的高度紧缩。第二阶段:伴随着美联储的加息和QT(缩表),货币市场在一段时期内持续地收紧并逐步蚕食了体系内的超额流动性(比如ONRRP和大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空间),最终上述提到的边际超额资金需求引发了货币市场利率的异常波动,突破了美联储的利率管理区间。第三阶段:美联储可以考虑进一步压榨市场当中存量的超额流动性,比如当前在美联储负债端存放的隔夜逆回购工具(ONRRP)中的流动性,美联储也可以调整银行存款准备金利率(IORB)来降低银行的无风险收益,迫使其在体系内融出资金,但这依然会被市场解读为“降息”,并联想到“实质性降息”。第四阶段:如果市场内已经没有机构可以在边际上满足这部分超额资金需求,隔夜逆回购工具内的存量也已经耗尽,那么美联储需要开放回购工具以及信贷便利工具直接给市场注入流动性。这个时候,美联储实质上已经开始扩大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了,哪怕此时联储并未退出QT。第五阶段:美联储发现回购工具和信贷便利工具的用量非常之高,说明市场的流动性需求是结构性地升高了,那么就必须永久性地供应流动性,而不是无限滚短期融资给资金需求方。这个时候就需要终止QT并重新开始资产购买来提供“永久流动性”。同时,为了达到自身的经济目标(避免衰退),改变收益率曲线持续倒挂的状况,美联储转向实质的利率调降,此时,整体性枢轴完成(加息变降息,缩表变扩表)。如果把当前面临的状态嵌套进去,其实是类似的,只不过边际上的资金需求方很有可能出现了改变。第一阶段:上一次终结联储紧缩的关键是财政部的资金需求(大量且持续的赤字),而SVB事件以后,大家担心目前市场的资金需求可能来自更多小行的存款流失。事实上,我们仅从宏观上看,美国的赤字融资需求依然存在,财政部的资金需求依然会挤压流动性,且宽信用以后贷款的增长实际上也会增加银行客户的支付需求及规模,进一步推升资金需求。第二阶段:虽然目前美国的融资市场已经出现了融资规模量上升的现象,但融资成本依然处于美联储的利率管理区间内。第三阶段:目前隔夜逆回购中有大量的流动性可供“释放”,如果银行的存款利率上升,那么资金有动力从非银回到银行,并使得准备金获得“充值”,如果依然无法逼出这部分资金,那么美联储可以通过调整ONRRP的参数来进一步吸引资金回归银行体系。第四阶段:如果ONRRP的资金被逐步蚕食耗尽,银行体系依然缺乏流动性,则联储的SRF(回购工具)以及DW(贴现窗口)用量会开始上升。此时美联储收到了信号——钱不够了。第五阶段与上述一致。综合来看,目前希望借由SVB事件来倒逼美联储转向的想法很有想象力,但即便美联储真的选择忽视通胀并转向,也是需要走流程的。不过利率走廊的状态、ONRRP的用量、IORB是否出现技术调整和美联储的紧急流动性工具用量是必须关注的。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