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二十多年来岛城咖啡进阶之路 看看这些独属于舟山咖啡的印记和故事|环球时快讯

2023-04-16 14:57:50    来源:舟山晚报

二十多年前,咖啡是彰显身份和品位的消费符号。如今,咖啡走下神坛,进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与此同时,这也意味着它变得重要起来,成为了一种社交场景和生活方式。

从世界范围来看,咖啡的发展经历了三拨浪潮的冲刷,从速溶到连锁品牌,再到精品咖啡馆,越来越追求风味与个性。

而舟山咖啡市场的发展,既融入在这三拨浪潮之中,又走出了自己的时代印记。


(相关资料图)

咖啡厅里的咖啡是人们赶时髦的象征

回望岛城咖啡行业的发展,海岛人民对现制咖啡的消费,大概可以追溯到2000年。

在那一时期,咖啡厅这一新鲜事物开始在舟山涌现。咖啡厅的浪潮源于台湾,它的定位是复合式休闲餐饮,咖啡只是他们的招牌,并不一定是主打产品。去这里消费的人群,更多是看重就餐环境。大厅昏黄的灯光、私密包间的沙发与麻将桌,让这里成为约会和商务谈判的最佳选择。

沈家门滨港路上的“罗马风情”,开业于二十一世纪初,营业至今已有二十多年。在老板项修学的记忆中,2000年那个时期,喝咖啡绝对算得上一件很时髦的事情。

“舟山人其实对咖啡的接受度一开始就蛮高的。”据项修学回忆说,当时的客人以本地人为主,下午的时候几个朋友聚会,开个包厢,点杯咖啡,慢悠悠的生活节奏,与当时的渔港极为契合。

作为资深咖啡爱好者的80后舟山人大喜,就是在当时喝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杯咖啡——“纯粹赶个时髦”。大喜描述彼时的咖啡,一杯放在白色杯子里的美式,一个小调羹,然后会附赠一小包白糖,一口下去只觉得这咖啡怎么又苦又涩,往里面哐哐倒糖直到味蕾能够感觉到甜,结果一杯喝下去,倒是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失眠夜。

舟山第一家星巴克开业时的场景

岛城第一家星巴克开业人挤人的场景令人难忘

说起咖啡,自然不得不谈谈品牌咖啡。星巴克、瑞幸、Tims……如今,你在舟山可以找到许多国际或者国内连锁的咖啡品牌。大街小巷、各大商场,只要想喝,时时刻刻都可以点上一杯。而在十几年前,远远没有现在这么便捷。

2011年12月1日,舟山第一家星巴克在东港凯虹广场开业,生意极其火爆。每年都会到普陀山朝拜的上海人李女士,就对当时的场景记忆犹新。“我记得是2012年1月2日,星巴克上新品的那天去的。”李女士看着手机里的图片回忆道,由于开业不久,排队排的时间很长,店里的人也特别多,服务员还是新手,“印象深刻的就是在店内遇到了蛮多和我一样的外地游客,服务生还会讲上海话。”

大喜也是在那个时期,正式爱上了咖啡。她在星巴克里第一次喝到了意式咖啡,用烘得很深的咖啡豆制作,咖啡师萃取浓浓的espresso,滚烫的奶泡加入咖啡中,大喜第一次发现,原来不加糖的咖啡也可以味道不错。

新城银泰店、普陀美乐汇店、杉杉普陀天地店……星巴克在舟山的门店越来越多,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舟山也进入了咖啡消费的快车道,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买一杯咖啡,不只是为了装衬身份,更不是为了提神,而是爱上了咖啡本身。

如雨后春笋 社区咖啡馆正在不断涌现

在第三拨的精品咖啡大潮中,舟山并没有落下。精品咖啡的消费人群强调豆子的风味,追求个性,每个人都有自己挚爱的咖啡馆和手冲单品。

90后全职妈妈琳琳,几乎每个周末都会有一天,约朋友到咖啡馆进行“下午茶”聚会,而她选择咖啡馆的主要标准,就是“颜值高”,以及有打卡的“噱头”:“漂亮的装潢设计、特色摆设、好看的咖啡点心、好玩的标语,以及大大的落地窗……这些都会成为我打卡的理由。”

于是,独立小众且极具个性的独立咖啡店便成了琳琳的心头好,“我喜欢有自己特调风味的、风格比较明显的咖啡店,好出片。在店里边喝咖啡边修照片发社交平台,晒出自己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极其惬意的享受。”琳琳直言,只有在有快速消费需求的情况下,才会去选择大一点的连锁咖啡店。

上个周末在路下徐举办的咖啡节,显然就满足了像琳琳这样的“打卡党”一次性打卡的需求。从老牌的怪兽咖啡,到最近很火的上山集合,从路下徐本地的55·公路咖啡,到白泉的野猫咖啡……即使是爱赶潮流如琳琳,也第一次知道,岛城原来有这么多自己未曾发现的“宝藏品牌”。

毫无疑问的是,近几年来,舟山的独立咖啡馆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增长。留学归来的90后女生阿星一天至少要喝上两杯咖啡,在她看来,如今舟山的咖啡馆风格非常多元化,其中不乏新中式风、中古风,抑或是将书店、花店等与咖啡结合等极具特色的门店:“最近很火的‘社区咖啡馆’的理念,就是集中了许多工作或生活在附近的年轻人,大家也更容易建立联结。这里更像是个磁场强烈的社交场,这是大型连锁咖啡馆所不具备的属性。”

与本地文化结合 舟山咖啡走出舟山

在此过程中,与本地文化相结合,舟山也在不断打造着具有自身特色的网红咖啡单品。而要说到最出圈的,当然非普陀山的“寺庙咖啡”们莫属。

走进普济寺旁的囍德咖啡,你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禅意氛围:Logo上是咖啡豆和花瓣的组合,形成双手合十礼佛的图案;奶泡上会用可可粉印上“禅”字;吸管上配有“心想事成”“平安喜乐”等标签……而这些,都属于几位主理人营造氛围的小心思。

“创办于2019年,来自‘海天佛国’普陀山,融合‘禅文化’来研发创意咖啡,将精品咖啡文化传播融入现代生活中去。”在品牌公众号中,囍德咖啡如是介绍自己。根据季节的流转研发不同种类的咖啡,如秋季的金桂花拿铁,融合普陀山特色和金秋调性,以及推出的“普济甄选咖啡”系列,都颇受顾客好评。

从舟山出发,如今的囍德咖啡已经带着这份汲取来的禅意,来到了天台山国清寺、九华山、杭州灵隐寺等地。福建青年李上伟,囍德咖啡创始人之一,在他看来,除了视觉设计上的新鲜感之外,商品品质更为重要:“比如我们店里的咖啡豆都是从哥斯达黎加、巴西等地进口的,然后再自己烘,这样可以从产品源头开始把控质量。很多人觉得景区的咖啡只是花里胡哨的噱头,品质无法保证,但随着消费者需求的提升,最终留住顾客的,还是一杯好喝的咖啡。 ”

岛城的咖啡市场与消费人群兼具活力与潜力

从别的城市的角度看舟山咖啡,又是怎样的呢?

上周的市集,上海YUN COFFEE的主理人Bianka同样是其中的一员。主要从事咖啡培训、贸易及品牌搭建的她,曾经在陆家嘴遇到这次市集的主办方成员,交谈之下便有了舟山之行的想法。

“我觉得有超出我的预期。”Bianka坦言道,因为之前每次来舟山都是来玩的,没有深入了解过这里的咖啡市场,“这两天摆摊下来感觉舟山的咖啡氛围还蛮浓的,而且这两天来市集的年轻潮人也特别多。正好有个朋友在舟山开店,他们的店去看了,觉得很有特色。”

上海被誉为“咖啡之城”,因为这里的咖啡馆数量已经增加到约8000家,超越了纽约、伦敦和东京等城市,成为世界上咖啡馆最多的城市。但谈起上海和舟山两座城市,Bianka却表示“无须比较”,每个地方的市场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我们这次带来的菜单其实并没有很复杂,就是传统的意式咖啡,大家的接受度也很高,愿意接触我们这种外来的咖啡品牌。”在Bianka看来,大家都愿意去尝试新的东西,就是一个市场良性发展的表现,“像这两天点得比较多是dirty和拿铁,舟山这边可能会偏爱甜一点的咖啡,当然,也有一部分人会喜欢浓郁一点的。”

这次的活动,让Bianka看到了舟山咖啡市场的活力与潜力,她笑着说,如果下次还有有趣的市集或者活动,自己也很乐意再次来到舟山,与这里的咖啡师朋友进行更多的交流。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X 关闭

X 关闭